1.什么是中性粒细胞
中性粒细胞(Neutrophils)是一种多形核白细胞,同时,由于它的总量占人体总体白细胞的50%至70%,因此也是人体当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。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的第一反应者,在临床上通常会根据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,来判断机体是否正遭受细菌或病毒的感染。
2.中性粒细胞中标及发文情况
我们再来看一下近年来关于NETs的获批项目统计吧!从统计数据上看,创新性足够;从中标及发文趋势上判断,NETs的研究热度走势良好。
2023年已获批准的关于NETs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示例:
1)中性粒细胞与炎症
中性粒细胞感知并整合来自炎症微环境的信号,这些信号调节它们的生存和功能,并产生可以协调先天或适应性免疫效应器反应的线索(Neutrophils in Homeostasis, Immunity, and Cancer. Immunity )。这些包括分泌颗粒蛋白细胞因子(Biological Roles of Neutrophil-Derived Granule Proteins and Cytokines. Trends Immunol )、细胞外囊泡、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和形成膜系带(称为细胞膜)。
2)中性粒细胞与线粒体
线粒体在缺氧时调节中性粒细胞的代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。在缺氧条件下,中性粒细胞合成增强的MRO形成,稳定HIF-1a,HIF-1a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,促进氧气输送到缺氧区域。这一过程依赖于G-3-P穿梭路径。糖酵解的调节导致通过G-3-P穿梭的通量增加,在缺氧期间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增强和MRO释放。GPD2是G-3-P穿梭机的线粒体成分,参与促进mROS合成、HIF-1a稳定和缺氧时中性粒细胞存活。
3)中性粒细胞与铁死亡
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形式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,由氧化还原稳态失调导致的大量多不饱和磷脂过氧化所引起。在体外,铁死亡可以有效杀死肿瘤细胞,但是在体内,铁死亡对于免疫细胞的影响仍不清楚。激活的中性粒细胞(PMNs),称为髓源性抑制细胞(PMN-MDSCs),具有免疫抑制功能。目前,中性粒细胞与铁死亡的研究在免疫调控、乳腺癌转移、肿瘤生长及坏死、肿瘤微环境等方向有一定进展。例如:中性粒细胞利用线粒体代谢酶抵抗铁死亡,促进乳腺癌转移。
4)中性粒细胞与胞外诱捕网
中性粒细胞在溶解后,会释放一些组织结构、酶等,形成一个类似网的结构即胞外诱捕网(NETs),包围、固定并最终杀死细菌和真菌等这些“外来物”。NETs 释放现象主要发生在炎症病灶,在 NETs 形成过程中伴随着中性粒细胞的死亡,这种新型的死亡方式不同于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,称为NETosis。